从执行的深度看工商管理博士的实践智慧
在企业管理的领域中,“执行”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词,对于企业高管尤其是攻读工商管理博士的高管们来说,深入理解执行的内涵并将其有效应用于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
许多人常常将执行简单地等同于做事,然而,这实则是一种片面的认知。真正的执行并非仅仅是开展某项工作或任务,其核心在于确保事情能够成功达成预期的目标与结果,即执行的关键在于 “做成事”。就如刘墉与女儿浇花的故事,女儿看似完成了浇花任务,但实则只是做了表面功夫,而未达到浇花的真正目的 —— 让水渗透到根部滋养花朵。在企业管理中,类似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员工只关注任务的完成,却忽视了最终的结果,导致工作看似忙碌却缺乏实际价值
对于攻读工商管理博士的企业高管而言,更应明晰 “做事” 与 “做成事” 的本质区别。以领导要求下属购买电钻打孔为例,下属虽多次跑腿却未买到电钻,最终未能达成领导打孔的目的,这便是典型的只 “做事” 未 “做成事”。从企业管理的宏观角度来看,一个销售若只是盲目地推销产品,而不考虑客户对象与推销方法,即便付出诸多努力,也难以取得销售成果;同理,一个运营人员若不关注客户画像与转化率,即便撰写大量文案,也无法创造实际价值。由此可见,执行应以结果为导向,企业高管在管理过程中,需引导团队成员树立正确的执行观念,从被动的 “任务完成者” 转变为积极主动的 “问题解决者”,从而实现个人与团队的价值
那么,企业高管如何在实践中做到真正的执行,确保事情能够成功做成呢?
1.结果提前
企业高管在制定战略与执行计划时,应始终将结果前置,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里的客户不仅包括外部消费者,还涵盖企业内部的上级、同事等。例如,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不能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而需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与客户期望,深入了解客户是谁、客户的需求特征以及产品能否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等,以终为始地进行规划与行动,如此方能做出符合市场需求、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实现预期的商业结果
2.自我退后
在企业管理与执行过程中,困难与挑战在所难免,部分高管可能会因个人情绪或自我意识而陷入抱怨与推诿之中。然而,傅盛曾指出 “ego(自我),是进步最大的阻力”。作为企业高管,应学会缩小自我,摒弃无谓的情绪,专注于问题本身,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稻盛和夫也强调 “成功不要有无谓的情绪,当下最要紧的是先把工作做好”。只有放下自我,才能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集中精力解决问题,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3.锁定目标
埃隆・马斯克认为 “真正优秀的人只会关注目标,不会关注条件”。企业高管在执行战略时,需明确锁定目标,尤其是关键性目标与指引性目标。一方面,要聚焦关键性目标,避免盲目执行,通过深度思考确定最重要的事情,并集中资源加以突破,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关注引领性目标,在关注销售收入、利润率等滞后性目标的同时,更应重视驱动这些结果的引领性指标,如客户满意度提升的关键行为等,从而确保企业在正确的轨道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4.专注重复
企业高管在推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无论面对何种任务,都应保持专注,全身心投入,追求极致。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培养 “有意注意” 的习惯,即对工作保持高度的专注与注意力,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与环节。通过专注重复,不仅能够减少差错与失误,还能在问题出现时迅速抓住核心并加以解决,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管理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对于攻读工商管理博士的企业高管来说,深刻理解执行的本质,掌握并运用有效的执行原则,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只有将执行从 “做事” 层面提升到 “做成事” 的高度,才能引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造更加卓越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