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创融合: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新启示

分享
    发布于:2024-12-06 13:47  浏览量:1157  来源:UCMT

文章顶部-数字经济banner-1.jpg

在当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城市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对于企业中高管理层攻读数字经济管理博士而言,武汉在科创融合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犹如一座蕴藏着无尽智慧与机遇的宝藏,值得深入剖析与借鉴。


武汉,这座中部崛起的重要城市,凭借其丰富的科教资源和坚实的工业基础,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征程中踏出了坚实的步伐。其科教人才优势堪称雄厚,拥有 92 所高校、近 130 万在校大学生、155 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 34 家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在高校院所、人才供给和创新平台数量上均位居全国前列。这不仅为高质量科技供给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企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中获取前沿知识与创新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源泉。

image.png

在强化企业科创主体地位方面,武汉的举措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例如,《武汉市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建设实施方案》的出台,组建 “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赋予首席科学家诸多权力,并鼓励企业建立创新平台运营新模式。这启示企业中高管理层在企业内部构建类似的创新机制,提升企业自身在科技项目中的主导权与话语权。让企业从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积极参与到数字经济相关的科技创新项目中,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企业管理流程、精准把握市场需求等。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更是武汉科创融合的重要一环。武汉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和资金支持等多渠道发力,破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两张皮” 的难题。每年安排 9000 万元预算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启动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建设并给予高额支持,以及完善金融支撑体系等举措。这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意味着在数字经济领域,要善于借助外部政策与平台力量,推动企业内部数字技术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例如,当企业研发出基于数字经济的新型商业模式或技术应用时,积极对接政府的中试平台和投资基金,加速从概念到实际产品或服务的落地进程,降低转化风险,提高转化效率。


从武汉本土企业在科创融合中的受益案例来看,如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借助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的 “天网” 发榜,与华中科技大学院士团队联合研发人形机器人,解决了引智难题并找到了应用场景;武汉市聚芯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欧洲分中心聚拢顶尖人才,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这些案例表明,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应积极拓展创新合作网络,打破地域与行业界限。企业中高管理层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并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无论是高校科研力量还是国内外行业人才,都应纳入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以提升企业在数字经济赛道上的竞争力。


再看武汉的产业数据,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30.6%,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 19.3% 等。这清晰地展现出科创融合对产业质效提升的巨大推动作用。对于企业管理者攻读数字经济管理博士来说,要深入研究如何将科技创新战略融入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中,使企业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实现转型升级与快速增长。在数字经济管理的视角下,思考如何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加大对数字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投入,培育企业的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


总之,武汉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方面的实践,为企业中高管理层攻读数字经济管理博士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素材。它启示着企业管理者在数字经济时代,要重视创新资源整合、创新机制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等多方面的工作,以实现企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中的可持续发展与卓越管理。站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新起点上,借鉴武汉经验,企业有望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为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